关于山西,“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文明进程和文化传承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其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山西是地方文化特色最鲜明和浓厚的地区之一糖心vlog。”
关于三晋古建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数据显示现存古建筑28027处,保存了从北魏至明清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建筑典范。其中木结构古建筑从唐至清,形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占全国现存同类建筑的70%以上,辽金以前更是占比80%以上。
比如我国遗存的3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佛殿、佛光寺东大殿、广仁王庙龙王殿)均在山西,5座五代十国木结构建筑山西有4座(天台庵正殿、龙门寺西配殿、大云院弥陀殿和镇国寺万佛殿);我国现存的48座宋代木结构建筑中,遗存于山西的34 座,其中有年代文字可考的18座,跨度几乎纵贯北宋整个历史;8座辽代遗构山西遗存3 座,金代木构建筑现存127座,山西独占113座;我国现存元代木构建筑385 座中,山西遗存334 座占比高达85%以上,现存元代及以前木结构建筑的数量居全国之首;至于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遗存,更是数不胜数。
遗存于三晋大地的这些古建筑中,古代彩塑12712尊,古代壁画24000多平方米,在全国均位居榜首。不少是稀有的佳作和全国仅存的孤例,是研究各个时期建筑史、文化史、宗教史和美术史最有价值和具代表性的作品。
也就是说,对于古建筑研究者以及爱好者而言,遗存于山西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形制齐全、品类众多。重要的是,时代序列完整。欲一睹我国古代木架构建筑体系的发展脉络,探寻我国古代木结构营造技艺之奥妙,唯三晋大地。
在了解三晋古建之前,先要弄清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何我国古建筑发展是木架构的建筑体系?为什么不用更坚固又防火的石头做建筑材料呢?
关于原因,建筑学家刘致平所著《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提出了自然条件说。
他认为 “我国最早发祥地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石,所以石筑建筑甚少,并且因为木材轻便坚韧,便于施工,而梁柱式结构开门开窗均甚为方便,所以木构宫室,在我国很早原始社会就用,且相当普遍。”
从原始社会开始,世界各地的先民们都很自然地经历了木结构建筑的阶段, 以泥土和木材建造房屋。唯有我国始终坚持着以木结构为主的方向发展,其他体系的建筑则都逐渐以石料替代了木材。
石材比木材更坚固耐用以及防火,远不如木材的采伐加工方便简易,这是建筑史上早已实践过的常识。
以砖石结构为主的西方并非没有木构建筑, 以木构建筑为主的中国也非没有砖石结构的建筑。西方的气候与地理条件更适合树木生长,不缺少适合建筑的参天大树。我国也不缺乏建筑所需的优质石材,甚至适用于建筑的木材也不是特别丰富。
《资治通鉴.唐纪九》载:“乙卯,发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臣见隋氏初营宫殿,近山无大木,皆致远方,二千人曳一柱,以木为轮,则戛摩火出,乃铸铁为毂,行一二里,毂辄破,别使数百人赍毂,随而易之,尽日不过行二三十里,计一柱之费,已用十万功……”。
清康熙年间重修太和殿,“需用楠木、杉木甚多”,数量和体量无法达到需求,最终太和殿全部檐、金柱都未用楠木,多数采用“分瓣拼攒”,以散木诸如松木、杉木包镶,六根具有象征意义的蟠龙金柱即用细木拼合成。嘉庆年间便有拆用其他建筑来获取材料的记录,到了光绪年间,已经不得不赴香港等地采购东南亚热带木材了……
显然,“砖石建筑体系的形成是因为木材缺乏, 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形成是因为石材缺乏”的自然条件说是站不住脚的。“多木材而少佳石”基础上的就地取材、材料供应以及加工方便等,同样也非我国发展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原因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社会制度说。
首先否定了自然条件说,认为“肯定不能说中国是没有石头适合建筑类似于欧洲和西亚那样的巨大建筑物,而只不过是将它们用之于陵墓结构、华表和纪念碑,并用来修筑道路上的行人道、院子和小径。”
“据知中国各个时期似乎未有过有之平行的西方所采用的奴隶制度形式,西方当时可以在同一时候派出数以千计的人去担负石工场的艰苦劳动。” 当可以“动员很大的人力投入劳役“时,中国建筑的基本性格已经完成,成为决定了的事实。”
商纣王征讨东夷时,俘获为奴隶者便高达三万人。西周终止商王朝统治的牧野之战,《史记》中记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商纣王则以其他方国战俘和奴隶组成的“七十万人距武王”。即便数字有些夸张,但“血流漂杵”的惨烈厮杀程度,至少也得数以万计,相比西方“数以千计的”奴隶规模完全呈碾压之势。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等撰写的《世界文明史》中,是这样描述商时期的建筑,“在长方形的房基修建一座人字形房顶的建筑,用檩条支撑房顶的屋脊,两边的房檐则用较短的椽子支撑,房顶上用茅草覆盖,房屋的外墙用土夯筑。这种住房的设计恰巧同欧洲式样的房子比较接近。” 也就是说此时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
由于没有建造如古埃及金字塔那样的巨大石构建筑物,就断定采用木结构建筑是缺乏大量的奴隶可供使用,显然李约瑟的观点是一种主观上无法成立的的遐想。
以设计南京博物院而闻名的建筑师徐敬直在其《中国建筑》一书中,提出了经济水平说。
认为“基本上依靠农业,经济水平很低,因为尽管木结构房屋很易燃烧,但二十多个世纪来依然极力保留最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评价:“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故而以经济水平去衡量采用木构架建筑的原因纯属想当然,并非只有经济水平高的区域才会以石材及砖料替代木材,同样生产力落后济水平低也并非不能发展砖石结构的建筑。
香港著名建筑师、建筑学研究者李允鉌在其《华夏意匠》中,认为上述三种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提出了技术标准说。
他这样描述:“在达到同一要求和效果的前提下,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建筑,话句话说也是最经济的技术方案。尤其是施工时间上,同时代的同规模的中国建筑比西方建筑不知快了多少倍。因此,即使中国古代有同样多的石材,足够的劳动力,相信也不会虑及去建筑可以存之永世的石头的庞然大物,因为何必去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呢?”
当然,古代中国可以投入的劳动力远远大于古代西方,施工上的高效快速也是必然。
对于施工速度快的原因,《华夏意匠》中有这样的分析:“中国建筑的规模是由量的积累而来,分布很广,工作面大,可以同时进行工作。同时因结构上采取标准化和定型化,可以通过严密的施工组织发挥最大的效率。”“施工快速是中国在建筑上的另一个很大的特色。”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论述,“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甚少。究其原因有二:一、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为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二、垫灰之恶劣……垫灰材料多以灰土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结晶粗沙砾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希腊匠师……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均之弊;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黏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先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
《华夏意匠》所提出的技术标准说,以及梁思成先生所总结我国古代用石方法失败的说法, 用通俗的话而言,即难道西方就不追求快速便利的建筑吗?仅仅只是为了坚固耐用吗?我国木构建筑难道不惧怕火烧或者腐朽吗?
经济原则基础上施工的快速、严密组织以及标准化构件,皆为木构建筑和石构建筑的不同特征而已,其实是长时间的选择和考验达成实践后的结果。只是“果”,而非 “因”,并非要采取何种结构方式的本质原因。
《华夏意匠》还提出了“内在建筑思想和政策是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华浪费的一种浓厚意识”,木结构建筑在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要求下,节省人力物力远优于石构建筑的一种最佳选择。
事实上中国的古代帝王不仅可以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根本谈不上“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华浪费“。历代君王对于自己的陵墓营建尤其用心,从即位初始一直修到身死,营建十几年到几十年的例子并不罕见。从施工到陪葬,无不极尽奢华。金代营建燕京宫殿,更是”役民八十万,兵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运一木之费至二千万,牵一车之力至五百人,宫殿之饰遍傅黄金,一殿之费以亿万计“,”其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彻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
显然,“尚勤俭节约、反对奢华浪费”,“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节省的建筑”也不尽然。